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coser网红高清写真,一年会员只需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KADLJL828
本文正文字数14384,阅读时间20分钟+
出品| Media Group
作者|好人
两个月前,BBC的纪录片《掠食者:日本流行音乐的秘密丑闻》在日本社会引起了一场“演艺界地震”;该纪录片揭露了已故日本偶像教父,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前社长喜多川在从业数十年来不断对其公司旗下的十几岁男生进行性虐待、性剥削的丑恶罪恶行径。
偶像,这个看似无比光鲜的行业,再一次因争议和背后所隐藏的肮脏黑暗登上了国内外各平台的热搜,而关于偶像这个身份和职业,特别是对日系偶像的讨论也跟随这次“演艺界海啸”又一次成为了互联网的热门议题。
华语现代说唱音乐和偶像到底起源于何时?
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如今的中文互联网上是纯纯的众说纷纭,据我个人所知比较靠谱的说法,两者都应该最早起源于80,90年代左右;第一首粤语说唱起源是1976年许冠杰的“打雀英雄传”或者1986年林子祥的“阿lam日记”,而普通话的第一首说唱歌曲应当是庾澄庆在1986年的“报告班长”。
中国第一代偶像团体L.A.Boyz
而第一代以说唱为音乐主导元素的音乐人诞生大约在90年代初,大陆有戴兵,香港地区有软硬天师,而台湾省的有点与众不同,他们是中国第一代偶像团体L.A.Boyz,而他们的同届的另外一组初代偶像就是在大陆也广为人知的小虎队。
L. A.Boyz成立的同年,韩国的初代嘻哈传奇偶像团体徐太志和孩子们也在同年成立,可以说与大多数人所想的不同,中国和韩国的嘻哈和偶像起跑时间是完完全全的同年代,只不过在后续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比如徐太志和孩子们的成员杨贤硕组建了以为根基的偶像团体公司,而中国的黄立成选择在L.A.Boyz组合事业后组嘻哈团体麻吉。
徐太志和孩子们
而以上提到的这些现代偶像组合三人团形式,最早都是起源于日本,比如更早的日本的元老级偶像组合“花之三人组”就是这种形式(森昌子、桜田淳子、山口百恵),在后续的许多日本影视剧,动画我们都可以常常见到这样的三人配队。
事实上,日本可以说是现代偶像的起源地。
山口百惠
在中文字义中,偶像是一种可以被人崇拜的任何事物,而在当今的日本演艺界,偶像被专门用来指定一种亲民的,会与偶像粉丝分享成长历程,存在本身就有魅力的多栖艺人。
日本的偶像数量现在已经破万,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地下偶像,在日本孕育了独特的地偶文化,这种地下偶像的文化也在近两年已经开始在中国开始破土萌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那么,到底什么是地下偶像
地下偶像是来源于日本偶像文化的一类偶像分类,相对于国内大众更熟知的,在主流视野的综艺和舞台上活动的偶像,日本地下偶像指的是一些更加小众、独立的偶像团体,这些团体通常在地下场所举行活动和表演,比如小型的剧场,咖啡厅,音乐厅、live house、甚至是街头巷尾。
香港的地下偶像Night
地下偶像的经营模式与国内大众所知的传统主流的商业偶像团体大不相同。地下偶像通常没有专业的经纪和运营团队,成员们需要自己进行宣传和组织表演活动,并且也需要自己负责社群的交流,维护和运营,也会有部分活动由粉丝自发,或者偶像与粉丝协商开展。
地下偶像的收入大多主要来自特典会,地下演出,握手会等中小型活动和周边产品的销售,而非主流偶像可以接到的各种主流渠道的外务,哪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和捐助等线上活动也成了一部分地下偶像团体新的盈利点,大多地下偶像的团体的经济一般状况也不太稳定。
地下偶像的成员往往不具备主流商业偶像的高颜值,明星光环和专业技能,但对于地下偶像相对来有更真实,更多元,更近距离的个性和特色,而且如今许多日本地下偶像的歌曲,VJ,舞台舞蹈,和服装设计都是由地下偶像团体自主创作或者定制的,这种表现对于地下偶像但个人和团体来凸显特色特色和差别化定位来说都会有更多的优势。
在网上广为流传的特殊时期握手会梗图——为了保护健康用玩具手保证活动进行
相对于中国活跃于在主流荧幕,且较为“高高在上”的主流偶像,日本偶像往往会从事更多的行业,无论是配音,拍写真,唱歌跳舞还是搞笑艺人都有他们的身影,而且更注重亲民感,互动感,参与感,与粉丝的相互陪伴和共同成长;而且现在许多日系偶像和地下偶像的粉丝群体都会有更原创,定制化的御宅艺(打call,mix)和群体符号(服装,符号,徽章等)
演唱会中应援打call的粉丝们
对日系偶像和地偶的受众来说,没有足够的行业技能,且不够“完美”的未完成的养成系偶像,不一定是偶像的缺点,反而可能是特色和卖点,许多日本偶像和日本地下偶像的粉丝都非常享受与偶像共同成长的过程,且会因此更积极参与到偶像的各类活动,也会有许多的地下偶像和粉丝在台下成为了朋友,将理想,梦想互相分享。
抛开地下偶像从业者个人的意愿和想法,虽然地下偶像在经营模式和受众上呈现出与主流文化不同的特征,但地下偶像的起源和终归目的都是实现盈利和满足市场需求,而不是像“其他地下文化”那样通过反叛或挑战的音乐和表现来讨论某些问题,传递某种信息或价值观,
地下偶像不是真正的地下反叛者,而该被定义成被商业驱动的未成名艺人。
所以虽然都有地下二字,但地下偶像相对于更加反叛,追求独立的,同样起源于地下的说唱,金属,摇滚等地下文化;地下偶像的“地下”是一个更加商业化且不反叛的地下。
但对于地下偶像的从业者来说,反而追梦,理想,热爱,更会成为他们从事地下偶像行业的关键词和驱动力,地下偶像的低门槛为他们提供了站上舞台走进娱乐圈的机会,还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长,更是有不少有潜质的年轻人希望通过这个跳板一举成名,
要讨论日系偶像,特别是其中的地下偶像,有个地区是我们一定绕不开的,那就是秋叶原区,秋叶原是日本东京市中心的商业街区,是地下偶像的兴起地和起源地之一,更是日本偶像文化和御宅族文化的圣地。
浓浓二次元气息的秋叶原区
秋叶原偶像文化是地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10年代如日中天的日系偶像AKB48就是从秋叶原系起家,而现在日本的大部分地下偶像也都是在AKB48获得巨大成功后出现的,且大多都是借鉴了秋叶原偶像模式的团体。
而由此兴起的偶像热潮对日本地下偶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秋叶原,会有很多半地下的小型的偶像演出的固定地点和宣传活动,同时秋叶原也是御宅族和地偶周边的集散地,哪怕到今天,这里依旧有很多御宅族,地下偶像和艺人在这里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御宅族文化已经从不被大众认可到逐渐慢慢融入了日本主流社会并收获了认可,成为了日本主流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御宅族文化和acg文化交界的秋叶原系偶像文化在日本有着广大的受众,地下偶像的快速发展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御宅族文化在日本的兴起和普及,而且在日本,与刻板印象不同的是,日本许多打着领带,西装革履的社会人也会是御宅族文化和地下偶像的粉丝。
AB48的专属剧场
对于秋叶原系的偶像的介绍和讨论本篇文章在后续还会展开叙述,但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的偶像文化,以便在更深入的讨论前达成基本的共识和认知。
日本人的偶像情结起源
在地下偶像的诞生地日本,从古至今都有着独特的偶像情结,从古代起,日本人对天皇和贵族就有着长久且根深蒂固的崇拜,甚至视他们为圣人和神明,而这种情结长久扎根在日本文化的发展历程。
而更加大众化的日本偶像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此时江户城男多女少,光棍常常结伴而行,此时的平民偶像可以囊括进一些歌舞伎町女郎和一些艺伎,相对于当时的主流,这些群体往往有着更加反叛的表现,通常打扮较为花哨独特,并且喜欢结伴出行,成为江户时期的一种流行文化现象。
在江户时期,歌舞伎町女郎们就常常会在街头巷尾表演进行表演,常常引得群众围观,成为当时的一种独特娱乐形式,并且在江户时期,在水茶屋,花街和酒楼就出现了类似偶像咖啡厅,售卖偶像周边的商业活动,比如明和三大美女之一的笠森阿仙,就是水茶屋的服务员兼老板女儿,在当时许多男人会为了一睹芳容不远千里赶来,且支付高昂的茶水费,并且之后,水茶屋的老板更是顺势推出了有着阿仙图案的竹签,草纸等周边;并且在这之后的江户城在“江户三美人”时代更是出现了类似偶像总选举的“偶像排行榜”。
在现代日本,“偶像(アイドル,Idol)”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1966年,披头士乐队于日本开展演唱会时就在日本掀起了一场疯狂程度不亚于美国的披头士狂潮,在这个时候,“偶像”是日本用以形容极受年轻人欢迎的欧美音乐人的称号。
武道馆上的披头士
而在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日本的现代偶像就已经跟着选秀节目的火热而兴起,比如山口百惠,中森明菜,小泉今明子这些如今响当当的元老巨星都出自日本第一档成熟的选秀节目《star诞生》,而节目中所诞生的“花之三人组”(森昌子,樱田淳子,山口百惠)也是第一个被电视台和公司公开使用“偶像”一词来称呼的团体。
随着电视在日本的进一步普及,更多的音乐节目和影视剧成为了日本的爆款,后续涌现出来更多的音乐选秀节目,比如《 TEN》,《夜晚的HIT 》也都成功打造出了昭和时代的偶像
昭和日本偶像大多形象都比较符合主流审美,常以“梦中人”“云上之人”的高贵,优雅形象示人,比如在杰尼斯旗下,且在昭和后期风光无二的的光GENJI;但从平成(1990年)左右开始,日本的电视音乐节目逐渐没落,老一派的偶像的曝光度逐渐降低,老一代的模式逐渐失去了可行性。
这个时候,光GENJI的兄弟团SMAP正式出道,相对于“高高在上”的昭和偶像,SMAP有更多的真实感和邻家亲民感,而且会成为“更加全能的成长型艺人”,会参加更多元的综艺和电视节目,而无论是表演,搞笑综艺还是唱歌跳舞都成为了这个时候偶像的学习和工作,而平成偶像也会展现更多“真实”的自我个性。
SMAP的成员木村拓哉
在这之外的还有日本一种独特的三人唱跳偶像组合在80,90年代的日本和亚洲都保持了长久的昌盛,比如大名鼎鼎的少年队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中国的第一代偶像团体最早的也基本都是借鉴了这种形式,比如华语地区的初代男团小虎队和L.A.BOY都是其中代表。
而在90年代末,日本的偶像开始兴起了养成系和纪实成长,第一代成功的养成系女性偶像团体早安少女组就是从选秀节目落选的成员中挑选出来组成偶像团体,一路从地下实现了“主流出道”,并且完成了一路的记录,让粉丝可以有渠道“认识和陪伴”到偶像的成长。
早安少女组
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日本的偶像才真真切切的成为了日本演艺界的一种“特定工种”:有亲近感,与粉丝分享成长过程,且存在本身就有魅力的多栖(舞蹈,演艺,音乐,搞笑综艺)艺人,而C位文化也就此开枝散叶。
而后,真实感,亲民感,成长纪实成了日本偶像获得商业成功屡试不爽的“连招必杀器”;而后面出现的AKB48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代表;
AKB48不仅因地制宜打出来“面对面的平民偶像”,更通过总选举(以粉丝购买CD投票的方式确定成员的人气排名,并以此来决定下一张单曲的录制阵容)等方式将成长纪实的部分拓展为了“成长参与”,粉丝可以通过支持周边,投票等方式决定性的参与到偶像的生涯事业中。
而在平成中后期,日本可记载的偶像已经有了破万数,其中地下偶像的数量近乎八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媒的进步,偶像文化也出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日本亚文化的兴起,偶像的定义和风格也逐渐出现了更多样化的特征,并且逐渐向文娱的各个部分进行分化,在更小众品类上的特殊偶像也出现了成功者——(偶像金属代表团),他们打破了五十余年日本无人登上美国公告榜的记录,近年更是完成霸榜美国摇滚榜两周的创举,如果看过乐队日漫BECK,相信都能体会到这对于日本音乐人的意义。
互联网和社媒逐渐成为了偶像受众的新聚集地,在互联网和社媒上的运营,互动和活动也逐渐形成了新的偶像文化,虚拟歌姬,虚拟偶像和互联网偶像成为了新时代的宠儿。
绊爱——,虚拟偶像鼻祖
五十余年的偶像动画文化
日本的现代偶像起源于电视节目,而同时跟随电视的兴起和普及,开始同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的还有日本的动画工业,早在1971年,日本就已经出现了主打“首部刻画演艺圈的偶像动画”的为卖点的第一部偶像动画《流浪的太阳》。
借鉴了《流浪的太阳》的后起之秀《NANA》
并且在往后的五十年,偶像动画也一直未曾离开过日本的动画行业,并且逐渐越来越深入融入ACG文化,不过在早期偶像动画一般都是以个人偶像为主角,直到在千禧年后,随着游戏《偶像大师》推出及其后续和衍生动画作品的巨大成功,日本的偶像动画的主人公才逐渐变成以团体为主。
但从此个人偶像并不是在动漫中消声灭迹了,日本从80年代就发展出了科幻加偶像歌姬的独特道路,比如这条赛道的开山鼻祖《超时空要塞》,近年来该赛道也不乏佳作,比如《薇薇-萤石眼之歌》,这些作品和游戏为日本的御宅族和大众对偶像文化的了解和入坑做了很好的科普和基础,除此以外,在现实世界中,御宅族们和偶像文化的爱好者的聚集地也逐渐在发展中出现了高度的重合
中野区到秋叶原
20世纪80年代,中野区是日本动漫、漫画和音乐产业的中心地带。一些中野本地的偶像团体也在此时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并走上巅峰,比如前文提到的早安少女组就是中野区出身的偶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野区逐渐被其他产业占据,而偶像文化也逐渐向秋叶原转移。
秋叶原是东京的一个电器商业区,最早以售卖电子设备而闻名。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的持续低迷,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产品价格的下降,秋叶原的电子产品销量开始下滑,恰巧此时的秋叶原凭借廉价的电器积累了庞大的ACG和御宅族用户,营运而生的可以用表演来吸引这些群体节目的秋叶原半地下艺人,而其中可以吸引更多御宅族,有强集客力的舞团,女仆咖啡厅,地下偶像就成了此时秋叶原的选择。
秋叶原
偶像文化的到来为秋叶原带来了新的商机,也为偶像文化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多的漫展、动漫商店和咖啡厅开始聘请半地下偶像进行演出,许多偶像团体也开始在这里表演和宣传自己,更是在发展中出现了固定的演出场所,秋叶原逐渐成为了日本偶像文化的中心。
日本的在地偶像
在日本的偶像文化中,有一类偶像被称为“在地偶像”(地域アイドル)或者地方偶像,指的是在某个特定地区活动的偶像团体,具有当地特色的偶像团体,而从地区起家获得主流关注的秋叶原系的偶像就是在地偶像中的佼佼者和代表。
在地偶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而在90年中期,许多地区的在地偶像团体都开始在日本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并且代表团体往往在各自的地区都拥有非常牢固的粉丝基础;尴尬的是,许多地方偶像代表在本地赫赫有名却在外地无人问津超有个性的coser写真,处于主流和半地下的尴尬状态。
除了这些在地偶像的代表团,以外更多的当然还是在本地都算不得出名的地下在地偶像
但除了秋叶原和东京,日本还是有很多商业街和地方城市的商业中心也苦于在经济通缩后如何吸引顾客,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未必有预算请的起东京的偶像来宣传表演,在地方有着更大号召力,报价更低的在地偶像成了他们的最优选。
不过这个时候同期有许多的主流偶像在团体保证主流需求的情况下,开始细分成员的个人地方特色,日本的地方偶像因此出现了地方特色被“偷走”,主流团体主打个人地方特色,地方偶像反而难以以地方特色出圈的怪现象。
在90年代初期起,日本进入了长期的经济低迷期,这种长期的通缩经济已经让日本发展出了特殊的通缩文化:即减少日常和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减少风险投资和铺张浪费,加大对能满足心智需求的各类“快销品”的购入;而偶像文化这种产出文化消费低价快销品的商业文化,自然得益于此风潮,在这种背景下超有个性的coser写真,日本自然出现了更多的地方偶像(因为地方粉丝追起来更经济更方便),而其中大部分都是缺乏知名度的地方地下偶像。
御宅族文化,AKB48和地下偶像
不少二次元深度爱好者可能都听说过在御宅族中曾经有所谓“不逛秋叶原,枉一生为宅男”的说法;御宅一词最早起源于前文所提到的《超时空要塞》,现如今御宅族是指热衷于二次元、动漫、游戏等文化有着强烈兴趣,且愿意研究,参与的人群。
在昭和时代,家电产品是秋叶原的最大销售来源,但从90年代开始小电子产品就成为了秋叶原的最大营收点,御宅族群体成为了秋叶原最重要的客户群体,应运而生的就是各种吸引御宅族的活动演出,后面更是出现的专门吸引御宅族的场所,比如第一家女仆咖啡厅就诞生于此,而现如今,秋叶原也有着数十家女仆或者ACG主题的咖啡厅,秋叶原也从电器一条街变成了御宅圣地。
日本国民女团AKB48,最早是秋叶原地区的地下偶像团体,该团体于2005年成立,团名的“AKB”正是取自“(秋叶原)。
AKB48的总制作人是日本的金牌作词人秋元康,秋元康至今创作的词作作品超四千余首,而且有着破亿的单曲销量,是日本当今销量第一的作词人,并且早年就因为为偶像团体“小猫俱乐部”提供制作而成名,在如今更是日本偶像届数一数二的偶像制作人。
AKB48在成立之初却并没有因为有资深的制作人就瞬间爆火,相反,他们也经历过每一个秋叶原系的偶像所经历过的地下时期;无人问津,票卖不出去,在街上发传单拉客,向电视台电台自荐被拒绝都是初期成员所经历过的过程,但随着坚持和一首首地下单曲的发布,AKB48快速的在地下时期获得了第一批忠实粉丝,成立仅仅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千人活动会场的爆满,同年更是举办第一次了原创公演,并通过单曲“会いたかった”在主流正式出道。
AKB48以养成系的“面对面的平民偶像”为卖点,粉丝可以通过特典会,校园祭,近距离剧场演出和握手会等活动和偶像近距离接触,而且AKB48相对于一般的地下偶像有了更固定的公演场所和稳定曝光 并且采用了人员变动制度,更注重社媒的运营和社群培养,在AKB48的发展历程中,总选举制度取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偶像的出镜率和单曲资源的分配都由此决定,此举不仅仅最大化了粉丝在偶像成长路上的参与性,更让粉丝们成为了偶像的生涯中决定性的决策者,也强烈激发了粉丝们对于单曲的购买欲望(里面有选票)。
这样的模式逐渐让AKB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09年的单曲《RIVER》开始,(第一回总选举也是09年)AKB风潮逐渐刮遍了整个日本,2010年中AKB就出了五首登顶榜单的单曲,并获得日本公信榜年度排行榜第一至第五名;这样的成功让更多的公司看到了商机,因为这种模式既有成功的先例,而且模仿成本相对较低,大批的模仿秋叶原系的地下偶像开始在日本各地涌现。
" ="286" src="/mp/?t=/music&=AKB48%20-%20%E6%81%8B%E3%81%99%E3%82%8B%E3%83%95%E3%82%A9%E3%83%BC%E3%83%81%E3%83%A5%E3%83%B3%E3%82%AF%E3%83%83%E3%82%AD%E3%83%BC%20%3C%E5%8A%87%E5%A0%B4%E7%9B%A4%3E&=%E6%81%8B%E3%81%99%E3%82%8B%E3%83%95%E3%82%A9%E3%83%BC%E3%83%81%E3%83%A5%E3%83%B3%E3%82%AF%E3%83%83%E3%82%AD%E3%83%BC&=https%3A%2F%%%%.jpg&=1" ="1" ="" ="" ="" data-="">
曾经的大hit曲,恋するフォーチュンクッキ——AKB48
AKB48的成功给许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带来了机会和动力,让他们可以通过参加选秀、面试等方式进入偶像团体,哪怕实力不足,在养成系下也可以从素人成为一个偶像,最不济也可以自己组地下团。
新华网对AKB48的报道
AKB48彻底再次点燃了日本的偶像文化,从地下出发的梦实在对于日本的年轻人太有吸引力,大批由小公司运营或者完全自发的地下偶像开始大批大批的在日本各地出现。
如今在日本,偶像团体和个人的数量已经破万,竞争之大难以想象,其中大部分都是不成名的地下偶像,可以说如今地下偶像已经遍及整个日本,但地下偶像的收入还不到整个行业的三成,大头还是基本都被头部賺走了。
此外,地下偶像和地下偶像的粉丝也会通过线上直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来和粉丝互动,推广自己和周边,从而增加知名度和收益。
最近在中国有了一定关注的韩国地偶组合 club的成员nabi
在这个过程中,来源于御宅族的地下偶像的粉丝也成为了他们的强力支持者和推广者,地偶和粉丝们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形成来特定的社群,并通过分享偶像的信息,组织粉丝会、制作周边等方式来帮助偶像提升知名度和收益。
DVL时期的桥本环奈
目前,日本地下偶像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专门的经纪公司、演出场馆、音乐制作、周边制作;不少年轻人也通过地下偶像这个跳板成功从地下走上主流舞台,比如出身自DVL的桥本环奈。
地下偶像的演出
有相当一部分的地下偶像受众相对于偶像的现场舞蹈演唱水平,反而会更注重偶像在现场中与粉丝的近距离互动与交互,而这也是为什么在地下偶像的现场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更为有组织且热情的御宅艺。
CP18上爱好者们的打call
御宅艺是一种御宅族和日本偶像的爱好者共通的文化,在这些文化的爱好者的活动和现场,支持者通过一系列特定或者协定好的的动作
来给表演者打气引援,或者回应表演者,与表演形成互动;御宅艺在后面也发展出现了更独立的文化:WOTA艺(包括了御宅艺,光棒艺和光棒舞蹈,专门跳这些的人被叫做艺师或者打师)
所以对于地下偶像的现场而言,除了偶像是表演者,台下的观众同样也是这场表演者和参与者,他们通过打call,mix等御宅艺成为了地下偶像演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存在许多因为喜欢这种参与感和交互感而从入坑的地下偶像粉丝。
乱象丛生的日本地下偶像
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漂亮的数据后,地下偶像都存在着混乱的另外一面,而这也是往往被部分主流媒体所夸大的另外一面,也是这个行业实实在在存在的混乱残酷一面。
在日系偶像的发展历史中,擦边球一直是长久存在的现象,甚至许多成名的主流偶像都会有一些带有擦边球性质的歌曲和歌词,比如前文提到的秋元康打造的小猫俱乐部的成名作“不要脱人家的水手服啦”,就是其中的代表,而小猫俱乐部在短暂爆红后也因为团内不和,偶像和制作人谈恋爱等丑闻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迅速解散,而类似的问题在缺乏关注和监管的地下偶像中只会更加严重。
在日本,近年来很多地下偶像的经营模式都是模仿AKB48的,所以很多地下偶像的站位也会由粉丝购买的CD,投票,特典会的成绩所决定的;但大部分的地下偶像并没有那样的人气,粉丝量,资源和条件,为了更多的选票和人气,有那么一部分的地下偶像和团体,会选择“更亲密,更近距离”的方式与粉丝接触;比如曾经引起巨大争议和社会批判的日本地下女团,被曝光在粉丝见面会中,只要购买连两张专辑,就可以跟偶像躺在一张床上合照,甚至还有未成年的成员咬着安全套和粉丝合照。
与很多媒体偏颇的报道不同,绝大部分日系偶像,地下偶像粉丝都是正常人和社畜,其中也有很多女孩子,但私生饭也一直存在于地下偶像的粉丝群体里,而且相对于主流的偶像而言,地下偶像面对这种私生饭的骚扰往往更缺乏保护,也有一些因此解散或者退役的地下偶像团体。
传奇动画电影导演的今敏的代表作——《未麻的部屋》,之中也有揭示相关的内容
而且许多地下偶像往往一开始参与到地下偶像行业的时候并不大,而且父母也缺乏对这些方面的了解,很可能在签约的时候被不怀好意的公司或者经济狠狠的坑一把,甚至签下了“卖身契”一般的契约,虽然这种现象在整个世界的偶像行业都较为常见,但在缺乏监管合规大公司的地下偶像行业只会更甚,而且在关注,收入分成和补贴都更低的情况下,地下偶像往往极难依靠偶像事业賺够这种“卖身契”的违约金。
而且大部分的地下偶像都是兼职,而非全职,他们不仅仅要在白天上班,更要花大量的时间投身练习,同时还需要兼顾团体的运营,在这个时候不少地下偶像想着签公司就轻松了,最后却可能在经纪公司的压榨下,不仅最后血本无归,还可能因为违约欠下一笔巨款。
相对于韩国艺人和偶像的常常被诟病的低分成,日系偶像许多签约后甚至根本没有分成,拿到的是固定工资,意思是无论你的特典,单曲成绩有多好,有多少营收,全都是经济和运营公司的收入,许多地下偶像在签约小事务所后拿到的薪资甚至都不够来往路费的。
比如现在在做单人乐队“原宿眠眠”的 就在推特中说过自己在做地下偶像时所看到运营方压榨未成年少女的行径:就算自己天天演出,一个月也只有两张票的收入,经纪人说收入要全部用于运营,最后却发现这些收入,很多运营方可以抽成一半。
中国的日系偶像
在80,90年代经济较为发达,受日本的影音文化较深的港台地区,就率先就出现了日系偶像的模仿者,比如前文就已经提到过的小虎队和L.A.BOYZ,还有更早的双人组小松小柏。
用现在的话来说,小虎队可以说是日本少年队的“复制人”,后者相对于小虎队晚成立两年,在独立性,先锋性和原创性却有极大的进步,L.A.Boyz除了是华语地区第一个以R&B和为主打的团体,更是中国嘻哈R&B的开路人,为其制作的陶喆,罗百吉,王治平,小柏小松等人也都是华语地区里程碑式的大制作人,汇集了整个当时台湾省最先锋的音乐力量,除此以外,从L.A.Boyz走出来的黄立行(代表作:音浪)和黄立成及其所其组成的麻吉团(有李玖哲,麻吉弟弟)都对华语音乐和团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虎队——青苹果乐园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来源于日本的ACG和御宅族文化在中国内地也逐渐得到了普及,传播速度非常迅猛,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有相当影响力的群体,而日本的偶像文化也逐渐跟随着传入中国的日系文化产品(综艺,音乐,电影,游戏,动画)得到了普及和关注。
中国内地最早的日系及地下偶像形式可以追溯到2005年左右,当时中国出现了一些团体、舞蹈团在漫展、动漫节等活动上开始表演和互动(还能追到更早的类似的本土形式就是城乡艺术团),比如台湾省09年成团的地下偶像最早的活动也基本就是这些,而之后,中国也有一些个人或小团体的日系偶像模仿者也开始在网络上活跃,并逐渐在互联网社媒形成了相应的社群。
而在AKB爆火之后,中国也出现了AKS系偶像的成功模仿者,2012年AKB48的运营公司AKS宣布和上海久尚时尚集团打造中国的偶像团体SNH48,作为家族的第八支女团,SNH48最初也是由秋元康作为总制作人(不过后面丝芭和AKS闹掰了)。
SNH48
得益于AKB48和AKS系成熟的制度和良好的经营情况,SNH48成团起就自带流量且借力AKB48获得大批关注,使得SNH48在全盘“照抄作业”(每日演出,握手会)和汉化歌曲的同时并不需要经历AKB48最早的地下偶像时期。
虽然SNH48并没有完美复刻AKB48在日本的统治级表现,且个人真正出圈的成员只是少数中的少数,却也成为了数年的内地第一女团,而且SNH48的成功实打实的为中国的大众更直接广泛的普及了日系偶像的经营模式和日系偶像文化。
中国的地下偶像路在何方
在近两年,随着和中小型演出场所的兴起,中国的地下偶像行业也进入了快速萌芽发展的阶段,截止于2023年5月,根据网络综合信息,博主地下偶像相关揭示板的数据显示,如今中国内地可记录的地下偶像团体已经超70支,主要都分布在经济和演出行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且在广东等ACG文化气氛较为浓厚的省市更是聚集了近二十支地下偶像团体,在成都重庆等演出行业较为发达的内陆城市,也出现了数支地下偶像团体。
较为有规模和关注点上海的地下偶像团体少女隊
而在2023年进入第一季度后,全国的演出演艺市场都得到了快速升温,随着演出行业活动的逐渐复苏,各地的演出场所和live house都开始了密集的排档,根据中演协官微消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6.89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 95.42%;演出票房收入49.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10.99%;观演人数2185.22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42.96%。从全国区域看,华东地区演出场次数量最高,在全国总场次中占比超过30%,其次为华北地区和华南地区;从省市区维度看,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演出热度最高。
得益于全国旅游演艺事业的强力复苏,中国地下偶像也开始得到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发展,仅仅在2023年的2月到三月,内地可以统计到的地下偶像所组织的专场,拼盘演出,握手会等活动就已经超60场次,而在5月份,各类地下偶像活动也有近四十余场次。
上海地下偶像团体少女隊在官微上公布的2-4月的活动
除了在现场演出方面,中国地下偶像也开始通过自媒体或者全媒体在网络上积极活动,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视频网站进行宣传和互动,比如福州的地下偶像团体的成员Zero通过介绍科普,展示地偶文化和活动在哔哩哔哩已经有了破万的关注,而截止至2023年5月24号,于5月22号发布的长春地下偶像首次公演活动的现场视频的在哔哩哔哩的播放量已经破200万。
在哔哩哔哩科普地下偶像文化的地下偶像团体的成员Zero
与日本的情况相似,如今国内的大部分地下偶像都是兼职工作,且目前中国的地下偶像的营收更单一,主要来源于特典会和演出,他们往往会有一份正式工作来维持生活或者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活动和练习,日系偶像的粉丝,ACG文化和御宅族文化的日本二次元爱好者是国内地下偶像从业者的主要来源(,,御三家,宅舞,泛偶像动画的爱好者居多),但在内地,学生并没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成年人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暇时间,相当多的兼职地下偶像在花钱追梦的同时还要榨干闲暇时间练习和经营团体。
目前中国的地下偶像的运营通常由小型工作室、独立制作人或个人自行组织,地下偶像的活动的组织和培训通常缺乏足够的资金,资源和经验,这样的组织还更难以为偶像提供稳定的宣传、培训和管理,所以偶尔可以看到不少成军不久的地下偶像在活动一段时间甚至还没活动的时候就已经毕业解散了。
就目前来说,中国的主流音乐市场还是比较为单一,地下偶像的音乐在中国主流市场比较难以出圈,宣传和推广难度较大,甚至不谈地下偶像,国内就连内地的主流日系偶像的音乐都少有出圈的(最出圈的是逐梦演艺圈主题曲)
而且地下偶像不仅没有背靠大公司和平台,更没有办法买推广和营销,缺乏经验的地下偶像要在短视频时代想靠自制歌曲实现走红主要只能靠运气,与短视频曲库公司,孵化公司合作的费用不是一般地下偶像承担的起的,最后回馈和引流还可能不如在线上靠才艺做个coser和舞见靠谱;但如果不做原创,地下偶像该如何和翻唱翻跳团体做出差异,对于地下偶像来说是个问题。
在ACG文化和御宅族文化受众较多的B站上,地下偶像也未必能和已经生根发芽的国产虚拟偶像和虚拟歌姬抢市场,翻唱日本歌曲是比较好吸引这部分粉丝的方式,但单纯的翻唱日本歌曲是难以破圈且竞争很大,中文歌又少有粉丝群体熟悉的偶像文化歌曲,而自创歌曲和专辑的花费和能力并不是大部分兼职且缺乏运营的地下偶像所能接受和承担的,自创的质量如果不高,效果也未必比翻唱好,一言蔽之,歌不好听人家为何要为你买单,为什么不听那些日本大批高质量的作品,但对于地下偶像来说,单曲的销售却是很重要的收入来源。
不过好的是,在和日系偶像,地下偶像较为亲密,且一样起源于日本的国产虚拟歌姬,虚拟偶像的这些泛二次元音乐偶像文化圈,确实存在着很多“为爱发电”式的创作者,他们拿着“为爱发电”式远低于市场的价格,交出了很多远优于市场水平的作品,找他们寻求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乐正绫】江南赤潮
本土化和特色化对于任何地区任何类型的地下偶像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本土粉丝,这还能帮助地下偶像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满足差异化,根据所处地区的情况打造人设,这也是许多日本成名地上和地下偶像的吸粉“杀手锏”,而且这个杀手锏在我们这也会有着强效,比如像前文提到的登上热门的长春地下偶像走红的一大卖点就是选曲和应援方式较为本土化。
东北话应援的独特景象
但从目前来看,并没有看到多少真正能与地方特色结合的地下偶像团体,同质化是中国地下偶像,甚至是国产日系偶像的普遍情况。
相对于日本,中国的偶像文化,ACG和御宅文化的诞生和发展都相对较晚,成熟度也较低,在中国大众的普及度和认可度还是比较低,他们在中国还并没有得到,在起源地那样的理解和认可,不说地下偶像,像许多更具知名度的泛二次元文化,都常常被另眼相待,虽然一直都有部分从业者的问题,但相当多的恶意主要还是来源于偏见和不了解。
前文提到的国产地下偶像高播放视频下的讨论
而地下偶像作为这些文化下的分支和交集,在中国的认可度,普及度和知名度只会更低,中国地下偶像在这方面的“地下”程度丝毫不逊色10年以前的内地中文说唱。
而在中国,不仅仅是御宅艺不被很多人所理解,发展了更多年的摇滚,朋克,金属的现场文化也一直未被大多数主流听众所接受,在地下偶像和日系偶像的演出中,对这种现场文化的重视往往会更大,甚至有很多粉丝相对于唱功和舞蹈更在乎这部分的表现,而且地下偶像现场的魅力确实有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参与感和交互。
向路人科普死墙的金属乐up
虽然御宅艺的科普做的比摇滚现场到位很多,而且大部分深度acg爱好者,日系偶像爱好者应该都对御宅艺有所了解,但还是有相当多的国内的泛二次元爱好者和主流观众不理解甚至根本不了解这些,在相关的视频的弹幕和评论也总是会有不和谐的声音,而许多国内主流的日系偶像现场也慢慢开始淡化这部分内容,如何让不了解的人参与进来,对于国内地下偶像的现场来说是个大问题。
不过对于喜欢热烈的小众音乐现场气氛的live爱好者,或者喜欢泛二次元文化的音乐爱好者而言,去看一次地下偶像的现场应该会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毕竟各种现场文化在地下偶像自己的文化圈内保存的较好,而且确实有很多为爱发电的从业者在为个行业无私的添砖加瓦。
但哪怕是追求未完成的养成系偶像,日系偶像,日本地下偶像和国内的主流的日系偶像,养成系偶像,了解入坑都有更低的门槛,更成熟,广泛的渠道,社群和平台,想要主打养成的话,以目前中国地下偶像的情况,想在这已经卷了很久的市场上依靠分得一杯羹,是比较难的。
就目前来说,国内的地下偶像已经出现了在网络上的社群,在一些追星偶像氛围较为浓厚的社媒上有了相应的媒体和社群,且在努力宣传推广这些地下偶像和文化,但这些媒体和社群还不足以有足够的能力让偶像出圈,获得足够的曝光和讨论,在这个方面和虚拟偶像这个“老乡”相比有点相形见绌。
地下偶像是否能和虚拟偶像成为一样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作为与地下偶像同样来源于日本的偶像,虚拟偶像在中国,历经2021的爆发式发展已经成为了难以忽视的互联网新力量;营收,讨论度和粉丝量在如今萧条的偶像市场绝对算得出色,而虚拟偶像粉丝那种铺天盖地式的引流宣传,和虚拟偶像粉丝强大的造梗能力成为了出圈的重要关键。
除了粉丝的行为和体量,地下偶像从活动经营形式上也注定也没有虚拟偶像那样天然的引流优势,而且国内地下偶像也暂时没有类似国V(国产虚拟偶像)的战斗吧歌姬,ASOUL这样的代表性成功案例证明其在中国的市场潜力;国V的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也得益于合适的平台和个别偶像的个人魅力,而这“个别”之中不少也是“疑似”从国产日系偶像和地下偶像转型而来,你很难说跟她们说做地下和日系偶像更好。
而且近年来,虚拟偶像的虚拟感是逐渐不被强调的,不少被“开盒”或者主动“开盒”的“人皮共存”的虚拟偶像也做的挺好,SC的交互能力比握手会更方便更快捷,虚拟偶像日复一日,或者一周三播的直播陪伴相处似乎比现实中的偶像能更长久的多,各种切片和视频也更容易制作和出圈,而且像嘉然,七海,星瞳等大火的国V除了现实中见不到,因他们真情流露而入脑的粉丝一点都不少,真实感到底谁更多,很难评价。
从日本来的虚拟偶像最终还是回到日系偶像最重要的亲民,陪伴,交互与成长;皮套人只是套皮的真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现实。
虽然做一个虚拟偶像成本不低,但相对于经营线下偶像的时间和金钱(练舞室,场地,服装,周边,制作等等)成本,线上和虚拟偶像的成本就没那么高了,而且回家就能做的虚拟主播,虚拟偶像,似乎更符合大部分中国人的作休时间,还不需要脱产。
后言
其实写到这里,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虚拟偶像走红之后,大批的个人势和小公司”虚拟偶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大批的底层能不能能算作新时代的地下偶像呢?不过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似乎要交给时间回答,就我个人的主观判断而言,算。
虽然说了很多国内地下偶像的问题所在,但其实我内心还是很希望看到中国能出现一个一个极具中国特色,从地下冲出地上,冲上小巨蛋,走上格莱美,最后达到早安少女,Baby Metal或者AKB48那样高度的偶像团体的。
16年世界巡回演唱会终点站东京巨蛋演唱会上的
而且在缺乏在地文化现代化,流行化的内地,如果能出现一群极具地方特色的,有足够实力的地方偶像,或者地下偶像,应该会获得很大的关注,对于野蛮生长的市场会是很好的引领和方向,但想要养成系素人出身的偶像,成长成有东方神起,mic男团那样的实力的偶像,且能结合好地方特色,可能有点不切实际,但值得期待。
在如今的中国,地下偶像还是一个比较新生的文化,大部分的东西都还是简单的照搬主义,好的是还没有出现那么多日本本土地下偶像的乱象,但也未能看到一条明确的道路和方向,对于一个新生的舶来品文化和事物,希望我们能保有耐心和期待,更要相信我们的文化强大的内化能力,就像如今民乐器中代表的琵琶和唢呐,曾经也都是舶来品。
最后,希望有一天,我们也能看到中文的地下偶像,能像他的前辈们那样,在更大的舞台上“走跳”。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更新海量coser网红高清写真,一年会员只需6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 KADLJL828
评论(0)